查看原文
其他

博士30万、硕士10万!博士赠送80㎡公寓!2地人才政策曝光!

考博之路 2022-03-24

欢迎关注上方我们的视频号,来到直播间进行互动交流

文末有考博交流群组

8月18日,潍坊市为经审核符合发放条件的市区首批34名青年人才发放购房补贴。这标志着潍坊市人才安居工程人才购房补贴政策在市区的全面落实落地,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人才的重视和关爱,也释放出日益开放的潍坊求贤若渴、广聚英才的强烈信号。市直,各区、市属各开发区相关部门以及部分人才代表参加活动。
首批34名青年人才中有博士研究生9名、硕士研究生6名、本科16名、专科3名。按照博士研究生 30万 、硕士研究生 10万 、本科 7万 、专科 2万 的补贴标准,为34名人才发放购房补贴共计 448万元 
活动中,市区各有关部门表示要主动作为,密切合作,共同组织实施好人才购房补贴发放工作,为来潍就业创业的各类人才提供更贴心的服务、更全面的保障。领取购房补贴的人才代表纷纷表示,感谢市委市政府对人才的关心关爱,下一步要扎根潍坊,立足岗位,刻苦钻研,建功立业,同时宣传好潍坊发展优势、创新环境和人才政策,吸引更多人才来潍就业创业。以上来源|潍坊人社

以下来源:丽江市人民政府


为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吸引汇聚更多海内外优秀人才来丽创新创业,助推丽江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丽江市委、市政府印发了《丽江市打造人才高地十条措施》的通知,将实施零门槛落户、强化住房教育医疗就业保障、搭建“一站式”人才服务平台、优先保障人才工作专项经费等措施,全力引进高层次、急需紧缺、创新创业人才,鼓励高校毕业生来丽就业。



通知内容如下:


为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吸引汇聚更多海内外优秀人才来丽创新创业,助推丽江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制定《丽江市打造人才高地十条措施》。


一、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鼓励各类用人主体靶向引进高层次人才,按项目实施和贡献情况给予资金支持。


引进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及相当层次的海内外顶尖人才,赠送一套200平方米左右的别墅,按在丽实际工作月数每月给予20000元生活补助,给予最高1000万元的项目经费支持;


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入选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及相当层次人才,赠送一套150平方米左右的公寓,按在丽实际工作月数每月给予15000元生活补助,给予最高500万元的项目经费支持;


云南省“高层次人才培养支持计划”科技领军人才、云岭学者专项入选者及相当层次人才,赠送一套100平方米左右的公寓,按在丽实际工作月数每月给予8000元生活补助,给予最高200万元的项目经费支持;


全日制博士研究生、重点产业正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及相当层次人才,赠送一套80平方米左右的公寓,按在丽实际工作月数每月给予5000元生活补助,给予最高100万元项目经费支持;


高层次人才团队(具有5名以上核心成员,其中有1名以上国家级高端人才、有3名以上博士研究生),给予最高2000万元项目经费支持。引进高层次人才合同期限不少于5年,生活补助最长期限为36个月。鼓励市场化引才,设立市级“引才伯乐奖”,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团队)业绩贡献显著的,对引进的各类企业、个人给予3万-5万元引才激励。


二、着力引进急需紧缺人才。鼓励各类用人主体全职引进重点产业和社会发展领域急需紧缺人才。引进急需紧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副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及相当层次人才,给予一次性安家费10万元,3年内免费提供60平方米左右人才公寓用于生活居住;引进急需紧缺“双一流”高校全日制本科毕业生、其他急需紧缺全日制本科毕业生,分别给予一次性安家费5万元、3万元。人才公寓建成后,引进的急需紧缺人才可按市场价50%的优惠价格租住人才公寓,居住满5年,可按成本价格购买。


三、鼓励高校毕业生来丽就业。毕业3年内的全日制大专及以上高校毕业生与驻丽企业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依法缴纳社保的,按照大专、本科、硕士分别给予每人1000元、3000元、5000元一次性就业补贴。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企业,按照本科、硕士每人1000元、2000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用工补贴,单个企业补助总额不超过30万元。人才公寓建成后,来丽就业高校毕业生可按市场价50%优惠价格租住人才公寓,居住满5年,可按成本价格购买。


四、大力引进创新创业人才。鼓励各类人才(团队)到丽江转化科技成果,成功落地转化,并取得显著经济、社会或生态效益的,给予技术合同交易金额或有关股权折算金额20%的资金激励,最高20万元。海内外各领域高层次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团队)带项目、带资金、带技术到丽江重点产业创新创业,企业年度对地方经济发展贡献在200万元以上的,按照所办企业年度实际贡献总额的30%给予资金激励,最高100万元。鼓励招商引资人才和团队落户丽江,按照引进项目实际到位资金额的0.5‰给予一次性奖励,单个项目奖励最高300万元。对招商引资入驻企业的高管人才发放丽江市高层次人才服务绿卡,年度上缴个人所得税超过10万元的,按个人所得税地方留存部分的30%给予资金激励。加强“众创空间”、“创业孵化器”等创新创业团队引进,在丽江双创园等地为其提供免租5年的办公场所,一事一议给予经费支持,其孵化的企业对地方经济发展贡献在200万元以上的,按照对地方经济发展实际贡献的10%给予资金激励,最高100万元。大力引进省级以上“首席技师”、“工艺美术大师”、“知名工匠”、“非遗传承人”、知名非遗文化运营人才和团队等,为其提供免租1年、减租1年的生产经营场所,建立“非遗工坊”,打造丽江工匠园区。大力引进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数字化(信息化)领域人才和团队,在数字经济园区为其提供免租3年的办公场所,按照所办企业年度实际贡献总额的30%给予资金激励,最高100万元。大力引进投融资机构、知名会计师(审计师)事务所、证券服务机构、项目咨询机构、城乡规划设计机构等人才团队,打造中介超市和金融超市,免费提供基本办公场所,按照所办实体年度实际贡献总额的30%给予资金激励,最高300万元。动态引进百名网红人才,打造网红经济,一事一议给予政策支持。高校毕业生到丽创业,可申请不超过2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合伙创业的不超过110万元。企事业单位聘用高层次人才可实行年薪制、协议工资或项目工资等灵活薪酬方式。经评审认定,引进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其他特殊人才,可一事一议给予政策支持。


五、积极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鼓励企事业单位和各类市场主体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创建重大平台、设立工作站(工作室)、共建合作项目。通过验收的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每年给予30万-50万元经费支持,通过认定的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给予20万元一次性经费支持。设立院士专家工作站、专家基层科研工作站等,每年给予5万-60万元经费支持,建立百名院士、国家级专家和各类艺术大师工作室,免费提供考察、休假服务及住宿和景区门票。柔性引进各类“候鸟型”人才到丽江开展流动性工作,大规模组织研学旅游、科普旅游、红色旅游,在指定的宾馆酒店、民宿客栈等为其提供半价房,在全市A级以上景区免门票。推行以“揭榜挂帅”等方式组织开展新兴产业、重点产业、重点项目关键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应用,面向海内外广发“招贤令”,一事一议给予资金激励。探索高层次银发人才二次开发,重点做好退休名师、名医、专家等引进工作。实施退休名师引进计划,市、县(区)柔性引进发达地区已退休普通高中校长、教学名师,围绕高考科目组建优质教学团队,签订3年以上劳动合同,给予引进教师每人每月1.8万元补助,免费提供周转住房和基本生活条件。


六、实行零门槛落户。大中专及以上毕业生和凡有一技之长者,愿意到丽江就业、居住的,全面取消城区落户迁入条件限制,可通过单位集体户、社区集体户、人才集体户、经房主同意的租赁住房户等方式先落户后就业,其家庭成员可随迁。对引进的外籍人才,提供更加开放的签证和停居留政策。


七、强化住房教育医疗就业保障。实施人才安居工程,5年内在全市分类、分批建成500套人才公寓,打造“人才社区”,为引进的各类人才提供住房保障。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子女入学,按就近就便原则,安排市内优质学校就读,并为其配偶、子女就业提供帮助。畅通引进人才就诊绿色通道,其中高层次人才纳入卫生健康部门保健名册,用人单位每年安排一次体检。


八、设立专用编制和特设岗位。设立100个市级事业编制人才引进专项“编制池”,单列管理、专编专用。畅通高层次人才职称评审绿色通道,用人单位无空岗的,可特设相应等级专业技术岗位聘用,并根据贡献情况优先晋级晋档。


九、搭建“一站式”人才服务平台。在市、县(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搭建人才服务平台,为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发放丽江市高层次人才服务绿卡,提供“一站式”、“保姆式”人才服务。探索建设智慧化人才服务平台,推动人才项目申报、人才服务等工作线上线下全链条集成化。


十、优先保障人才工作专项经费。按照人才优先发展原则,市财政每年统筹安排不少于3000万元、各县(区)财政每年统筹安排不少于500万元的人才工作专项经费,将专项经费纳入责任单位年度预算,每年保持适度增长。经评审认定,各县(区)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团队),市财政与县(区)财政按3﹕7比例承担;在丽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引进的人才,市财政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按1﹕1比例承担;市内企业引进的人才,地方财政与企业按2﹕8比例承担。



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任命怀进鹏院士为教育部部长
给新任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同志的一封信
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开学通知来了!
最高人民检察院:案件编号终身制,检察官终身负责!
重磅!新一轮“双一流”,有重大变化!
不管“法考”啥时考,风险提示不能少!
20万大关!
学术之路征文启事及说明(2021年版)

一律所负责人被深圳警方带走!

第三届“一裁杯”中国仲裁征文评选

如何去最高法、最高检实习?

2020年《法律适用》被引文献TOP10推荐

《中国检察官》2021年第15期目录

《法治现代化研究》2021年第4期要目

延至9月10日!第三十三届全国副省级城市法治论坛征文

论文修改的“十二查”

自己敲出的论文,查重率竟然高达100%?我现在才知道原因!!

反不正当竞争法司法解释、民事诉讼法修改建议稿、行政立法领域法典都要来了!

47所大学入围!

袁曙宏卸任司法部副部长

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公布“十三五”省重点学科终期验收结果的通知

重庆市普通本科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名单公示

东南大学关于开展本科直博生“至善优选”专项招生计划试点工作的通知

以下群组凡有发广告者立即请出群组,永远不得进入

考法学博士,进入法学考博交流群;考医学、工学、理学等等的进入非法学考博交流群!

▼以下为2022年非法学考博交流群▼
▼以下为2022年法学考博交流群▼

凡有发广告者立即请出群组,永远不得进入。

东北农业大学、天津城建大学2021级新生大数据发布

西湖大学博士研究生大数据发布!313名新生,8人为“00后”!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华东)2021级新生大数据发布

山东师范大学、湖南工商大学2021级新生大数据发布

济南大学、南京审计大学2021级新生大数据发布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华东)2021级新生大数据发布
山东师范大学、湖南工商大学2021级新生大数据发布
济南大学、南京审计大学2021级新生大数据发布
河北工业大学、青岛大学、南方科技大学2021级新生大数据发布!
湘潭大学2021级研究生新生大数据发布!博士250人!
北京化工大学2021级研究生新生大数据:博士394人,最小19岁!
上海市2020年共录取博士生1.13万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多个!
云南省2020/2021学年初全省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博士破千!
全国这些省市缺博士,全省单年度博士招生人数不足1000人!
教育部的2则最新答复,均与博士招生有关!
湖北省、天津市2020年共录取研究生近10万人,这些高校招博士!
法学博士发多少篇论文才可以毕业?
浙江省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申请的大赢家!2022年招生人数或达5千人!
甘肃省这些高校是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21年招生信息汇总
西藏自治区博士点申请重要力量支持!
我们考博服务追求的标准变了!

会不定期更新院校
欢迎扫码进入

北京大学考博交流群

清华大学考博交流群

西湖大学考博交流群

严禁广告

重庆大学考博交流群

复旦大学考博交流群

华中科技大学考博交流群

2022年医学考博交流群

华南理工大学考博交流群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考博交流群

武汉大学考博交流群
点击阅读原文,收获更多有用知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